老板损失1550万元+七年官司,还把公司搞死了,这是多大的代价呀,多学习少踩坑!
老板创立红枣公司,经营多年后效益不错。
投资人找到老板鼓动他把公司包装上市,老板心动了,但自己又不懂,就交给投资人全权处理。
投资人找来总经理、副总、财务总监等加入,并把49%股份分给他们,老板自己保留51%股份。
但却因为老板不懂操作,把自己给坑了。
为了把49%股份分给投资人和高管,公司注册资本从1000万元增资到5000万元,老板自己增资1550万元持股51%,投资人和高管增资2450万元持股49%。
投资人找来4000万元过桥资金,帮助全体股东完成验资手续后就转走了,可这是好心还是挖坑?
就是投资人和高管一分钱不花就拿走49%股权?还给老板挖1550万元的坑?
才过了一年市场行情不好,公司由盈转亏,上市也成为泡影。
投资人跑了,他招来的高管一边要求公司补发工资和退钱,另一边起诉老板抽逃出资。
老板觉得自己太冤了,自己是用公司资产实物增资1550万元,不是抽逃出资,公司资产评估价有2500多万元,远远超过注册资本。
但花了七年时间打官司后,老板还是被法院判决抽逃出资1550万元,因为不懂操作老板把自己给坑了。
正确的操作方法如下:
(1)老板原资产作价2550万元占51%股权。
老板既不需要增资,也不需要做资产评估,老板什么也不需要做。
(2)计算公司的整体估值=2550/51%=5000万元。
(3)计算增资后公司的注册资本=1000万/51%=1961万元。
(4)新股东的投资款:5000*49%=2450万元。
(5)新股东增资扩股,增加注册资本:1961-1000=961万元。
(6)新股东投资2450万元,注册资本961万元,超过部分计入资本公积。
相当于每股价格为2.55元(2450/961),而不是一元一股。
这里的每1元注册资本,可以作为单位使用而不只是数量。
注册资本是分股权的重要工具,《股权进阶》书里介绍了股权分配的三种工具,书里还有108个真实股权案例。
人与动物最重要的区别是会用工具,用好工具可以大幅提高效率。